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stem 教育融合创新,培育和选拔一批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推动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主办,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江西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八届2023 stem 创新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于12月2—3日,在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来自北京、天津、重庆、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四川、云南、广东、甘肃、内蒙古等10多个省份1700余人次教育工作者参会。
图 1 大会现场
大会开幕
开幕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傅骞致辞,对承办方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stem融合了思想与文化、科学与技术,受到了当前教育界的欢迎。然而,新时代下,stem 教育绝不是各种东西简单融合在一起,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观念重新思考到底如何融合才能做更深入的研究,才能促进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
图 2 傅骞致辞
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于海侠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房山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布局与实践成效。她表示,以建设教育强国为使命,我们切实把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仰视看上情,深刻理解把握国家发展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和新思路;平视看前方,找准区域效应的地位,科学规划区域教育长远发展方向与路径;俯视看脚下,客观理性分析教育发展各阶段具备的优势、存在问题,格物鼎新、破例并举,着力提升区域教育的承载力和发展力度。为此,我们切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目标实现的理念优化、布局优化、内涵发展策略的优化。她指出,房山区与北师大开展广泛的合作,先后启动实施了高端备课,大数据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基于数据循证的教与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项目,形成内部创生与外引提升的有机融合,助力我区教育教学改革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在北师大马宁教授及团队的指导下,我区在stem 创新教育领域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效。
图 3 于海侠致辞
专家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作“从技术学徒到认知学徒——stem深度学习的路径”主题报告,分析了当前stem教育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从技能学徒到认知学徒的理论内涵与特性,阐释了基于认知学徒制的跨学科教学模式。他表示,认知学徒制强调知行合一,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注重专家实践文化,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强调学习的情境化,学生主动学习和迁移所学知识;强调学习活动的透明化,思维过程的外显化;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符合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支持学生体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提供各种锻炼高阶思维水平的活动与实践,提供学生整体认知的机会,促进学生构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基于认知学徒制的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stem深度学习的典型路径。
图 4 余胜泉作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乔爱玲以“差异化教学理念及在项目式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作报告。她指出,如何解决“双减”背景下的差异化教学困境,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随后,她分享了差异化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她表示,基于差异化教学理念的项目式学习,其设计原则有:关注差异原则,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和监控原则,资源多样性原则;其设计阶段可分为:课前准备(项目选定),课中实施(项目实施),课后评价(项目评价)。她强调,灵活分组策略、脚手架策略、指导策略、同伴互助学习策略是差异化项目式教学模式有效策略。
图 5 乔爱玲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院书记、“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马宁从背景、问题与分析,概念、类型与范式,方法、策略与工具方面,作“项目式学习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科实践”主题报告。她指出,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契合新课标的育人理念,能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在学科育人方面的优势。她表示,挖掘问题,明确目标,确定范式,构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协同知识建构,体现项目式学科实践的核心特征,搭建脚手架,过程性记录、分析与支持是项目实学科实践可参考的方法与策略。
图 6 马宁作报告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生发展评价处副主任李兆端分享了“项目学习的房山实践与探索”。他表示,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完整的项目为依托,以驱动性问题为动力,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实施的载体。他提出,项目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一种高阶学习,一种深度学习,一种体验性学习,一种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的学习,一种生成性学习。围绕项目学习,李兆端介绍了“申请引进国家级项目工程”“纵深推进本土化基础工程”“聚焦‘证据’开展项目学习基础研究”“创建内外兼顾双循环系统模型”“培育‘试点先行学校’”“建构区域项目学习‘6-4-3’基本框架”等区域行动和实践策略,并列举了区内多所学校的项目学习的经验案例。
图 7 李兆端作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作“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实践路径”报告。他通过列举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等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的政策文件指出,科学教育至关重要,是关乎全局和未来发展的大事。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一是要注重课程融合,代表如基于学科的整合模式、面向真实的整合模式;二是注重探究实践;三是要注重社会协同。
图 8 曹培杰作报告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荣卫东从“是何、为何、如何”的角度,分享了“思无界,行无疆——项目式学习的思考与实践”。他表示,从完整的教育过程,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注重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的要求等层面,项目式学习是我们科学教育必须要做的。为此,石景山实验学校围绕把握特征、提供支架、提出要求、躬行评价等层面开展了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图 9 荣卫东作报告
此次大会主会场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崔京菁、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主持。
图 10 崔京菁主持12月2日主会场
图 11 李晓庆主持12月3日主会场
图12 嘉宾合合影
特邀分享
12月2日下午至3日上午,大会设立4个分会场,特邀41名嘉宾,围绕“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基于开源可控的信息科技教育”“素养导向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面向科学素养发展的科创实践”等主题进行分享。分论坛由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督导服务室主任黄美仪、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袁正、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区域项目主管李维杨、助理教研员陈祎譞主持。
在点评环节,专家均肯定了老师们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了教学范式进而聚焦学生能力发展。马宁教授点评指出,建议后续研究进一步聚焦育人导向、本土化研究、协作学习,突出评价与技术应用,关注技术对教与学的全面支撑。她表示,当前项目式学习案例居多,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与课程相配套的系列化、系统化的项目式学习设计,构建项目式学习体系。傅骞教授通过与参会嘉宾的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线老师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的困惑和问题。李兆端副主任再次强调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的深刻内涵,并提出把握“五据”,依据(课标),根据(学情),凭据(资源、环境),数据(技术、量表),凭据(佐证),以此更好地开展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曹培杰副所长指出,每一组老师分享的案例个性化明显,均有不同的优势、呈现了不同的样态,体现了stem 教育所鼓励的分工协同,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兴趣力;他建议,一是案例加强有针对性的评价,设立可观察、可量化的指标,如要达成知识内容、体现思维创新、学生的参与度;二是要让学生明确stem课程不是一帆风顺的,stem与科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经历有效失败的体验,方案反反复复的修正与迭代,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教育。
图 13 四个分会场特邀分享
海报展示
本次大会搭建创新交流平台,遴选了18个stem 教育优秀案例,让一线教师之间进行海报展示、交流、探讨。期间,18所学校代表老师与学生积极向与会嘉宾交流探讨stem 教育与课程的融合与创生。
图 14 海报展示
大会闭幕
闭幕式上,大会经过专家评审,在来自10多个省份的195份作品中,录用了41份优秀作品在分会场分享、18份优秀作品作为海报展示,大会共汇聚59份优秀作品供大中小学教师研讨交流。经过为期两天的分享评比,大会依次为四个分会场的分享嘉宾、海报展示嘉宾颁奖,同时,大会评选了本届年会最佳案例奖、最佳课程奖、最佳论文奖、最佳表现奖,以此激励教育工作者为stem 创新教育躬行实践。
图 15 大会颁奖
“活动设计·课程研发·创新分享”,至此,第八届stem 创新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圆满结束。stem 教育的融合创新,符合新课标要求,契合双减政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落实学科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次大会为全国致力于以stem 教育解决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创新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了stem 教育的思想汇聚碰撞、实践成果共享,推进了“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为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贡献了力量。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2024欧洲杯体育官网的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